<object id="jm00y"></object>
  • <th id="jm00y"><option id="jm00y"></option></th>
    1. <object id="jm00y"></object>
      <strike id="jm00y"><sup id="jm00y"></sup></strike>
    2. 被「监视」的我们:“流氓”APP大赏
      品牌头版 互联网 2023-03-25 11:10:00 · 热度999

      刚刚和朋友聊的某样东西,下一秒App“贴心”推送相关信息。

      可见,在互联网时代,隔着屏幕的亲友不一定了解你,但是,上厕所都离不开的手机一定了解。

      毕竟,它们实时知晓你的动态,时刻记录你的踪迹,精准了解你的喜怒哀乐。

      这一切被“偷看”的生活,都是从通过授予权限的App开始。

      而浏览器是必不可缺的一位。

      不论是懒得换的自带浏览器,还是界面干净的夸克,还是老厂出品的QQ浏览器、UC浏览器等等,都在背着你收集个人信息。

      近日,网信中国发布了《浏览器APP个人信息收集情况》的测试报告。

      官方出手,品质保障。以下九款被选中的浏览器App将进行客观地PK。

      流氓APP大赏,UC的瓜有点大

      图源:网信中国公众号

      01

      测试是方方面面都没落下。

      在各大浏览器大显身手的时候,UC明显赢麻了。

      在系统权限调用情况下,一次启动调用次数最多的是UC浏览器,共有88次。对比下,360浏览器的2次简直是良心。

      流氓APP大赏,UC的瓜有点大

      图源:网信中国公众号

      一次启动就有68次“看看”人在哪里,18次“翻翻”浏览的信息。

      这比亲爸亲妈还要关心孩子的人身安全,既要盯着人在现实世界里有没有到处乱跑,又要操心孩子在虚拟世界里有没有看了不该看的。

      说真的,哪天信息炸了,等着原地社死吧。

      或许,放后台让它反省反省就没事了?

      两个字,天真。偷窥狂的“狂”是不讲武德的。

      除了开启时系统会调用权限,后台静默时更是悄无声息地张大眼睛。

      世上有没有鬼还不知道,但是背后有眼睛盯着,确实毛骨悚然。

      流氓APP大赏,UC的瓜有点大

      图源:网信中国公众号

      这次PK结果是,UC、360、悟空冲进前三。

      在UC开启的88次下,后台静默的测试结果并不吓人,但是请注意,有位不安分的选手竟然在访问剪切板!

      流氓APP大赏,UC的瓜有点大

      图源:网信中国公众号

      说实话,自从有了剪切板,懒癌就犯了。

      验证码复制粘贴下,身份证号复制粘贴下,账号密码复制粘贴下……

      剪切板的存在比访问位置信息还要恐怖。

      小心机们表面是在后台静默,实际是在访问剪切板,就像是在偷看日记,打开以后一览无余。

      02

      UC赢了,不仅是次数上,还赢在“广阔”的心胸中。

      在个人信息上传情况下,UC是“海纳百川”,不管是启动还是后台静默状态,简直是有什么就上传什么。

      流氓APP大赏,UC的瓜有点大

      流氓APP大赏,UC的瓜有点大

      图源:网信中国公众号

      一手抓经纬度以及各种地址,也不放过已安装或新卸载的应用信息。

      手机下个东西,UC也要管。

      可见,人与人之间需要界限,App与App之间却没有下限。

      在所有选手中,UC凭借着贪婪的心一骑绝尘。

      03

      UC是死性不改的典范。

      早在2021年,UC就被拉出来一顿批评,原因与违规收集个人信息有关,不但强制、频繁、过度索取权限,还违规使用个人信息。

      之后更是被315点名投放虚假医疗广告,当天被下架整改。

      流氓APP大赏,UC的瓜有点大

      图源:截图

      直至这次测试,不过一年,UC在一众浏览器中依旧表现不佳,堪称铁头,好了伤疤忘了疼。

      UC在官方检测中赢了,实则亏了。

      不少网友表示:莫名反感UC。

      因为UC的骚操作太多了,这离不开转型变现的现实。

      2004年诞生的UC浏览器也曾经是一个时代的霸主。

      在诺基亚的塞班系统一统江湖的年代里,每个人手上不同型号的诺基亚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——安装了UC浏览器。

      作为纯纯工具性的产品,UC面对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,必须转型,被阿里巴巴收入囊中后,走上商业化、去浏览器化路线。

      赚钱好啊,关键是怎么赚钱?

      答案:当中介收费。

      学术说法,是转变为跨平台内容分发的载体。

      从此,新闻资讯来了,网站导航来了,小说阅读来了、短视频来了……UC围绕着信息流平台建造了“丰富”的生态。

      再加上“搜索+广告”模式加强了流量变现的能力,UC信息流化后赚得盆满钵满。

      但是,弊端也显现。

      随着消费升级,UC浏览器功能完善的结果是逐渐变得臃肿不堪,多而不精。

      流氓APP大赏,UC的瓜有点大

      图源:截图

      内容上,“变味”的UC也催生出UC震惊部。这个被称为中国标题党的黄埔军校,以国人哽咽、全球沉默、世界哗然、惊天秘密等等震惊体追求流量。

      当手贱点开推送内容时,一堆泛娱乐化和低俗的内容污染精神。

      再加上广告繁多,甚至内容真假难辨,一个暴雷好感度易流失。

      UC惹人厌已成定局。

      之后,为了自救,UC推出弟弟夸克出世救场。

      流氓APP大赏,UC的瓜有点大

      图源:手机截图

      夸克在做减法,以轻、快为核心,并因极简风格获得一致好评。

      然而,万事逃不过墨菲定律。

      夸克因“小而精”碰到天花板后,走上了UC老路,开始叠加功能。

      04

     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。

      所以,指望流氓App自己懂事儿是不可能的。

      即使是烦死信息泄露,也离不开浏览器提供的便捷性功能。

      因此,与其期待流氓们的自觉,不如先自卫

      首先,打蛇打七寸,限制App获取更多权限。

      给出选项的时候,一律选择“仅使用期限允许”,把主动权牢牢握紧。同时避免使用山寨App,不安全。

      其次,可以选择“无痕浏览模式”,但是不要盲目相信“无痕”作用,毕竟有针对性的广告该来的还是来了。

      李彦宏曾道出App嚣张的原因:中国用户很多时候愿意用隐私来换便捷服务。

      请和我一起拒绝,达咩,小孩子才做选择,作为成年人,隐私和便捷全都要。

      以人为本的产品才能长久,就像微信拒绝显示“已读”,直接展现出与钉钉等办公App的不同,保留了人性化的特点,也赢得了用户好感。

      鸟哥笔记学院全新上线
      品牌头版
      0
      0
      男女18禁啪啪无遮挡免费
      <object id="jm00y"></object>
    3. <th id="jm00y"><option id="jm00y"></option></th>
      1. <object id="jm00y"></object>
        <strike id="jm00y"><sup id="jm00y"></sup></strike>